正在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以极大的优势摘金夺银。而在我省的濮阳,民间乒乓球运动方兴未艾。这里不仅有全国最大的专用乒乓球馆,更有被称为"乒坛奇人"的传奇教练郑方德。
“您正在收看的是第29届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团体决赛……”
8月17号晚上7点30分,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国队与新加坡队的较量在北京大学体育馆展开:
“不看球,要看动作,那个球的运行,是人的动作打出来的,张怡宁的反手也比较好,李佳薇的球是借力比较多。”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濮阳乒乓球实验学校全国最大的专用乒乓球馆里,郑方德老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的津津有味,点评的也头头是道,他刚刚停止了对乒乓球队员的训练。听着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的现场解说,郑方德很欣慰,因为刘伟是他的一个得意门生:
“75年带的刘伟,刘伟打过7次世界冠军,但不是奥运冠军。所以说,我的目标无止境,总是达到一个目标,又有新的目标,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出奥运冠军。”
郑方德1938年出生在山东宁阳郑庄,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并好为人师带出了不少徒弟。上高三时,他手把手教过的一个同学靠乒乓球打进了国家队。这深深触动了他:
“我就我要搞乒乓球。我要是全力以赴地当教练,不能培养出世界冠军?就是这样一个思想。第一批当教练就是70年,70年带了4个小男孩,就有2个达到国家水平了,有一个后来还是解放军队的教练。”
从此这个基层教练,一干就是50多年。1995年,经过多方努力,他建立了一所以中国乒协名义命名的濮阳乒乓球实验学校,专门选择、培养乒乓球人才。目前,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青少年选手在这里学习,训练。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郑方德推陈出新,摸索出中国近台快攻与弧圈球结合等一整套先进打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乒乓球选手,为省和国家乒乓球队输送了不少好苗子。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的优异表现,在激励国人的同时,更坚定了郑方德和学员们投身乒乓球事业的信心:
“乒乓球界不相信世界冠军。邓亚萍也来过,她跟咱们小孩儿打了打,那是73年,一个19比21输给邓亚萍了,另一个是打到20平输给她了,都是小孩,你说我怕你?我就是想赢你的,抓住你赢你的,就这种心态。”
记者感言:每次采访郑方德,都会见他在训练馆,一手握着话筒给学生讲动作,一手拿着毛巾不停地擦汗。古稀之年应该是颐养天年的年龄,可在他身上,记者却看到永远也使不完的拼劲儿。"能做什么就去做,努力了不成功,也没有遗憾,能做没有做,才叫遗憾",这是郑方德的人生理念,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
|